在美團毫無徵兆地宣佈為騎手繳納社保後,緊接著又丟擲了外賣業務的三大福利政策:
《扣分不扣錢》、《給予消費者和商家雙向補貼》、《延長送餐時間》。
彷彿剛才的社保公告只是一道開胃菜,真正的“大招”才剛剛開始。
美團這一系列操作,瞬間讓整個網際網路市場炸開了鍋,畢竟,這與美團以往的經營風格截然不同,畫風突變讓人猝不及防,有些不太習慣。
廣大網友在看到美團為騎手繳納社保以及一系列福利政策後,在一片譁然中帶著幾分竊喜:
“感覺大家最近可以去美團外賣薅羊毛,應該會很便宜吧?”
“我嘞個大雷,我看到了什麼?難道今天是愚人節?”
“小黃人有社保了?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某團竟然知錯能改?”
“呵呵,它不是知道錯了,它只是知道再不跟,自己就要死了!”
“其實我一直覺得阿興這個人太聰明瞭,能做到某行業老大還連年虧錢,就能看出一二……”
“不說別的,讚美餓了麼就完了!”
“要我說,還是得感謝陳默同志,沒有他,美團會這麼跟?陳默配享太廟!”
看到美團給整個網際網路市場丟出了“四個2”,炸!
出完招,見沒人接,美團又甩出一張“三”——美團團購app同步推出外賣業務。換句話說,使用者現在也可以透過美團app點外賣了。
彼岸科技園,陳默看著網上的新聞,見對方出招一套接一套,手握“兩王”和一套“順子”的他絲毫不慌。他掏出手機,先給陳彤打了通電話:“就像拳擊比賽前,雙方都得放放狠話。你這邊可以出手了。”
“早就準備好了,就等你這句話了……”
果然,陳默打完電話沒幾分鐘,網上除了原本的媒體報道外,突然湧現出一大批自媒體賬號的標題。
這些標題一個比一個具有“新聞學”的噱頭,分別從反差型、行業鞭策型、政策對比型、懸念型等角度切入,精準滿足了網友的吃瓜心理:
《美團緊急發文?餓了麼倒逼下的“危機公關戰”?》
《亡羊補牢還是公關作秀?美團新政被指‘抄襲餓了麼作業’?》
《獨家揭秘美團‘填坑式’改革背後的資本博弈》
《餓了麼福利在先vs美團暴力修正,2014開年上演“生死時速”》
《美團總部最近徹夜燈火為哪般?——2014年企業反轉事件全追蹤,網際網路團購巨頭“流血補課”實錄》
如果這些還不夠勁爆,知乎上一位擁有數十萬粉絲、擅長觀察網際網路經濟大勢的大v發表了一篇長文,讓無數在知乎衝浪的網友大開眼界……
《某團購網站:一頭披著羊皮的餓狼》
「資本的本性是逐利的,但聰明的人知道如何在風險與回報之間找到平衡。——彼得·林奇
企業之間的競爭,對消費者來說其實是件好事,競爭越激烈,消費者受益越多。
這一點,無論是數年前的電商大戰,還是前兩年的團購大戰,消費者都深有體會。
然而,當某一市場出現寡頭,成為規則的制定者時,資本嗜血的獠牙便會逐漸顯露。以某團購網站為例,自從坐上團購市場頭把交椅後,經過兩年的發展,其本質已逐漸暴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