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維小哥見狀,心裡踏實了不少。畢竟,組長可是美團剛成立時就加入的元老級員工,技術實力毋庸置疑,在部門裡,組長是大傢伙公認的技術大神。
無論是網路安全還是伺服器問題,組長通常只需掃幾眼就能給出結論,而且事後證明,他的判斷幾乎從未出錯。
平時遇到搞不定的問題,組長總能輕鬆解決,甚至還會利用下班時間給大家分享技術心得。
因此,運維小哥對組長充滿了信任,覺得這次也不會例外——組長肯定能迅速找到問題,手起刀落,藥到病除。
然而,1分鐘過去,他看到組長微微皺起了眉頭,嘴裡喃喃道:“不對啊……”
3分鐘過去,組長的眉頭越皺越深。他擴大排查範圍,開啟資料庫、運維繫統、日誌系統,逐一分析著
10分鐘過去,運維小哥站在一旁,腿都有些麻了。他看著陷入沉默的組長,不敢貿然出聲,生怕打斷組長的思路。
幹他們這行,進入心流狀態後最忌諱被打斷。
思路一旦斷了,想要重新接上可不是簡單的“掉線重連”,而是需要花費數倍的時間成本,甚至可能永遠找不回當初的思路。
所以,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進入沉浸狀態寫程式碼時被打斷,簡直如同斷人財路,捱揍都不冤——除非是領導來找,那沒辦法。
至於怎麼判斷能不能打擾,就看對方寫程式碼時有沒有戴耳機,尤其是降噪耳機……
“咳咳~”
組長的咳嗽聲讓運維小哥回過神來,他連忙問道,“頭,有發現?”
“我剛才整體看了一下,咱們這邊沒有發現異常,但確實有個波動。所以我擴大了排查範圍,發現這次異常來自外部!”
“外部?”運維小哥眼睛一亮,心裡有了大膽的猜測,不禁搓了搓手,“頭,您的意思是有駭客在攻擊我們?”
話音剛落,他就捱了組長一個板栗,“看多了啊?網上哪來那麼多網路攻擊!
真要有網路攻擊,我還能不知道,真當咱美團網安系統是擺設麼?
我指的外部是網路運營商。剛才我擴大了排查範圍,查了下網路運營商那邊的資料流,確實在那個時間點有一個變化,時間點能對得上。”
運維小哥恍然大悟,拳掌相擊,“哦,我明白了!那就是網路波動帶來的異常!”
“嗯,就是這個意思。”
運維小哥又有些疑惑:“可是咱們不是有網路波動日誌監控嗎?為什麼沒有觸發?”
我又不是神,哪知道為啥沒觸發!
組長心裡吐槽,但面上還是得圓一下,“我記得前兩天外賣那邊跟咱們系統進行了深度遷移和整合,很有可能是兩個系統融合後,加上流量增長,導致網路波動造成的機率極低的偶發性異常。
所以,就目前來看,這個異常可以忽略不計。”
“那這個異常我還需要寫進工作日報中嗎?”
“不用,免得到時候上面看到又小題大做,讓咱們追根究底。
我可不想因為這屁大點的事情加班,你忘了之前一個屁大點的bug,讓咱們寫了多少反思和總結?咱們還有那麼多工作沒幹,別把精力全耗在開會和反思上先這麼地吧。”
“好嘞,我也是這麼想的!”
隨後這兩名美團的運維人員無視掉這個莫名其妙的異常,繼續工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