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沒有辦法,戰爭的消耗太大了。
戰爭進行到現在,他不僅沒有賺到,反而連轉包礦產賺取的利潤都搭進去了不少。
現在朱閣老把戰略重心放在了湖廣、江西,錢糧自然也是向兩地傾斜,廣西能夠分到的資源就更少了。
錢糧撥付不到位,偏偏還不斷下令出兵,完全沒把人命當成一回事。
如果不是朱景逸做得太過分,兩廣福建三省的官員,也不會一起彈劾他。
在收復三府一衛後,下一步就該收復廣州城。
幫忙拿到了這麼多地盤,找廣東巡撫要點兒工錢,也是應該的。
兩廣福建連成一片後,大虞在華南地區的戰略已經活了。
後續的平叛大戰,李牧已經無能為力。
朝廷的錢糧跟不上,三省十幾萬大軍每天的錢糧消耗,不是他能夠解決的。
再想發起進攻,最起碼也要拖到秋收之後,才能夠籌集到足夠的軍糧。
……
“恭喜李指揮使收復肇慶府,又為朝廷立下一大功!”
步入宴會,李牧就成了中心人物。
為安巡撫準備的接風宴,一下子變成了慶功宴。
不能怪官員們世故,實在是勝利來的太突然。
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下面的人就突然告訴他們,肇慶府被官軍收復了。
從地圖上來看,此時官軍已經收復了廣東,其中八成的疆域都是李牧帶兵收復的。
戰爭的主角是誰,不言而喻。
就算廣東巡撫到任,也只能暫時依附於廣西。
“諸位同僚客氣了!
能夠收復肇慶,完全是託了陛下的鴻福……”
客套的話,不要錢的往外面扔,能夠照顧到的全部捎帶上。
混久了官場,李牧已經學會了融入。
儘管這些話,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但架不住政治正確。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李指揮使,不知接下來的廣州之戰,可有方略?”
安慶豐關心的問道。
官軍收復了廣州,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廣東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