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賢若渴,對於孟昭,絕對是恰如其分。
所以,他對待劉老道的態度,自然是相當複雜有所求,自然有破綻,也就有了矛盾所在。
此時,經過譚採兒這麼一番論白,孟昭心內的天平也開始傾斜。
就像是本來在不斷拉鋸的兩人,其中一個陡然得到一股外力相助,平衡被打破,自然分出勝負。
孟昭也有了主意,不錯,劉老道和北堂盛的關係十分緊密,此前他以識心大法窺伺其記憶,也只是近期部分,不涉及更久遠的時間。
一來,是孟昭對於識心大法的運用尚屬生澀,此前的搜掠記憶的物件,最高不過先天。
而劉老道卻是宗師強者,再弱也是宗師,有著本質差距。
二來,孟昭此前也擔心對劉老道產生不可磨滅,逆轉的損傷,特意留了一手。
而今看來,卻是自己想差了。
“好,既然採兒這麼說,我便知道該如何做了。”
成大事者,既要彎得下身段,也得抬得起胸膛。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當然是好品德,但若是為此而失了本性,那也是得不償失。
再好用的人,不為自己所用,對自己有害,有隱患,該除掉時,還是要除掉,絕不可心慈手軟。
陸猴兒頭更是低的要擠進自己的胸膛,心中更是無比慶幸。
得虧自己福運過人,當時私會北堂行時,正好被孟昭發現,方才迷途知返。
不然,今日死的,只怕不只是劉老道,連他也活不成。
甚至,此時此刻,他也擔心孟昭與譚採兒兩人殺人滅口。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反而很可能發生。
一來,這件事實在鬧得太大,堂堂的一朝皇子,大帝血脈,被人弄死,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但凡洩露出去一點風聲,孟昭以及譚家都要玩完。
所以,任何知情人,都是隱患,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