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原本的劍陣,威力強大,但如一潭死水,如今只是稍微變了幾招,頃刻間便被盤活,孟昭所面臨的壓力也是大增。
不過,孟昭此前一直是與赫無極以相等的功力拼鬥,若是爆發全力,頃刻間便能以暴力將其擊潰。
畢竟一力降十會,孟昭的力之一道,雖未臻至巔峰,也是先天無有對手。
然,他若是以暴力破敵,便很難將赫無極降服。
此時,也不再單純的以龍道對敵,而是以帝龍之道對其發難。
所謂帝龍,即是與始龍,祖龍,併為龍中至尊,統御諸天真龍,行的是帝王大道。
也是孟昭的諸天御龍紫薇帝經的核心奧義之一,囊括他所學諸多絕技。
如那吞天蝕日大法,化為魔龍,赤旗令,化作赤龍,不動明王降魔大手印,化為天龍,都要受帝龍轄制,統御。
那白龍頃刻間四散,然,每一枚棋子,卻又帶著一縷真龍之意,最終匯聚成一尊帝龍真韻。
咆哮間,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真龍,行五行相剋之道,破其五行劍陣,可謂摧枯拉朽。
而外在表現,便是赫無極所御使的諸多黑棋,紛紛被白棋擊碎,罡氣迸濺火星,化作一片片黑粉,墜落在地。
而孟昭所用之白棋,仍是完好無損,內部甚至一絲裂痕都沒有。
而在場的高手,都能看出,孟昭仍未動用超過赫無極一絲一毫的功力。
換言之,在功力相當的情況下,孟昭將劍心無我狀態的赫無極,徹底擊敗,沒有一絲一毫的取巧之處。
無愧其絕代雙驕,北孟龍王的美譽。
其對於龍道絕學的領悟,更是叫人歎為觀止。
且此戰雙方所展露的一些武道奧義,也叫觀戰者大有斬獲。
如司鵬,向卿幾人,已經明悟,要想通往宗師武道,學赫無極,以五行相生之道,演化其餘四行,或許是一條捷徑。
而幾大衛將,也是對孟昭的龍道變化,頗有領悟,其中也涉及到些許的兵法之道,正是觸類旁通。
赫無極在黑子盡都被粉碎後,噔噔蹬的後退三步,冷峻凌銳的表情,漸漸收斂,恢復平靜,顯然已經從劍心無我的狀態中退出。
此時,他雙目欣喜,並無被擊敗的那種沮喪,鬱悶,愁苦,反而大有一種朝聞道,夕可死的樣子。
定了定神,赫無極雙手前捧,朝著孟昭躬身一禮,
“赫無極多謝將軍指教,此次論棋,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