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舜臣有了將近兩千的兵馬在手,這才讓他有了信心對抗党項人重兵壓城。
不過即便是如此,依然是舉步維艱。
齊英營的老兵還是太少了!
或者說,若是有時間讓他按照齊英營老兵的訓練方式來練,有兩千齊英營,又有堅城可以依託,未必就守不住。
只是現在卻是來不及了。
經過十日的鏖戰,雖然城還在,但是城內計程車氣已經是到了快要維持不住的境地了。
守方難,攻方一樣也難。
葉悖麻的臉色一樣很憔悴。
這十天時間,他親自指揮作戰,各種大型的工程裝置都往撫寧城這邊傾斜。
原本想著全力以赴打下撫寧城,在綏德軍腹地紮下一根釘子,然後引來綏德軍的反擊,尋找機會打一場野戰,取得一場類似永樂城的大勝。
這樣一來,他的出兵目標也算是達到了。
但十天時間不眠不休的攻擊,這屢屢下一刻就要崩潰的撫寧城竟然還是屹立不倒!
這讓葉悖麻越來越焦慮。
由不得他不焦慮。
攻城這種事情,本來就是一個傷亡極為慘重的活,即便是人數上數十倍於撫寧城,但攻起城來,傷亡可能也會十倍於守城方。
攻城十日,撫寧城那邊死傷多少人他不知道,但是他這邊死傷已經高達七千餘人!
現在大軍內部各大小軍頭,已經漸漸有畏戰的情緒了,葉悖麻已經漸漸有指揮不動的感覺了。
那些大小軍頭在攻城的時候,已經不如之前那般積極了,對方稍微反擊,自己這邊便快速地撤退。
葉悖麻對此極為震怒,但也不敢上執法隊伍,臨陣將逃脫的人給斬殺,若是那樣,可能先死的是他自己。
葉悖麻出身貧寒,不像是那些大姓出身的將領,大姓出身將領有自己的軍隊,他只有數百親兵,真要惹惱了那些大小軍頭,到時候死的可能是他自己。
這便是西夏軍制的特點了。
西夏是全民皆兵,每逢戰事,大小部落都會出兵,大大小小的軍頭基本上都帶著自己的軍隊。
這種軍隊在乘勝追擊的時候很好用,因為勝了意味著可以搶掠,他們對此自然積極性極高。
但若是碰上了硬骨頭,那便如同現在這般,你要讓他們不顧傷亡的攻城,他們肯定是不願意的。
畢竟死的都是自己部落的子弟,還未必有利可圖,這是圖啥呢。
不僅如此,後方傳來的訊息也越來越嚴峻。
銀州城被破,積攢的糧秣一朝被焚燒殆盡,現在囉兀城的糧食已經是所剩無幾,而宋朝這邊能打的堡壘基本都打了,糧食也基本要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