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於一些決定族群未來的大事。
疍民的族長,還是有一定的決定權的。
需要先說服他之後,才能徵求其他百姓的同意。
可就在李甲出發前,剛才被派出去與疍民溝通的幾個校尉,居然在幾艘烏篷船的押送下,灰溜溜的返回到了寶船附近。
很顯然,這些校尉沒有獲得疍民的信任。
只是對方出於不想惹事的顧慮,沒有直接將他們扔進海里餵魚。
其中一艘船上的大嗓門的疍民。
鼓起腮幫子,有著生澀的漢話,向著寶船上喊道:“快放了我們的人,他們就能活命。”
不等朱樉命人,解釋他們的來意。
李甲就扯起嗓子回應道:“李魚,我沒事,這位秦王殿下,是來帶咱們大倭寇的。”
在海上漂泊的疍民們,有姓的都不多。
名字更是隨便取。
所以兩人雖然都姓李,卻並非是同胞兄弟。
被叫做李魚的疍民,非但不相信李甲的話。
反而極為唾棄的罵道:“李甲,你之前殺了一個倭寇,才有了這次放火燒船的機會。”
“我本以為你是條漢子,沒想到卻是如此的貪生怕死。”
“被陸地上人俘虜之後,不自我了斷也就算了,還聯合他們一起欺騙你的同族。”
“像伱這種貪生怕死的懦夫,以後再也不配,吃江海中的魚蝦了。”
“面對這種嚴重的指控,李甲當然不願意,被做實叛徒的名聲。”
於是變原原本本,將朱樉要他們賣命的事情,向著憤怒的李魚複述了一遍。
還發誓道:“我向灶神起誓,我李甲但凡有半句假話,就立刻被水鬼拉進河裡淹死。”
不管什麼族群,都有各自祭祀的神仙。
疍民們同樣如此,他們每年年底的時候,都會祭祀灶神。
所以李甲用灶神發誓,頓時就引起了幾艘船上,疍民的議論聲。
不少人都願意相信,這座大船上的貴人,對他們沒有惡意。
只是,李魚還是保持著最後一份警惕。
他向著寶船上大喊道:“既然你口中的秦王殿下,是來拯救我們的。”
“那他敢不敢到族長的船上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