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眾齊國將軍們懇切的注視下,白髮蒼蒼的老匡章呼哧帶喘地說道:“汝等,但知其一,不知……咳咳,不知其二。”
眾將雖然求戰心切,但是對於老匡章到底還是敬重的。
若是眼下換個其他將軍說要阻止他們去揍‘羸弱不堪、毫無防備’的楚國,恐怕他們立刻就要指責自家主將‘畏敵如虎’了。
但此刻眾人眼前,負責指揮齊軍作戰的是久負盛名的四朝老宿將匡章。
於是眾將雖然心中焦急、唯恐攻楚的大好時機稍縱即逝……但仍然強忍著沒有抗議。
眾目睽睽之下,只聽匡章用頗帶幾分教訓口吻的語氣繼續說道:“二三子難道不知——那楚王熊良狡詐陰狠、詭計多端?”
“楚蠻卑劣,不顧周禮,在戰陣之上施行詭計,已經不止一次。”
“安知那羋良小兒不是故作伐秦的姿態、教我軍放鬆警惕,引誘我軍,再設下埋伏?”
匡章又捂著胸口咳嗽了幾聲,沉默良久,然後一字一句地說道:“老夫年輕時曾與孫臏同殿為臣……那羋良的用兵套路,倒是與當年的孫先生頗有類似。”
“兵者,善變無形、詭術之道也。”
“我大齊國,就是這麼打贏了桂陵之戰、馬陵之戰。”
在侃侃而談的老匡章面前,一眾齊國將軍雖然年富力強,但儼然都只是小輩而已。
話說孫臏在齊國的威望極強——當初齊國能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兩次擊敗當時最強大的魏國,孫臏當為首功。也就是說——齊國在威王、宣王時期能夠‘最強於諸侯’,孫臏的功勞最為顯赫。
如今匡章隨口就能將孫臏老先生的話娓娓道來……那副老資格的樣子,著實鎮住了一眾小輩。
匡章:“汝等身為我齊國青年將領,怎不知從失敗中汲取教訓?”
“羋良小兒擅用詭計,已經數次擊敗了我齊國。”
“死人,不可怕;丟失國土,也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汝等居然不能從中吸取經驗……長此以往,我齊國豈不是還要一直敗在羋良小兒手中?”
一眾齊軍小將如同霜打過的茄子一般,蔫了。
面對老匡章,任何齊國將士都生不起分辯的心思。
而且匡章說得確實字字在理。
想象一下——如果這一切都是熊午良的詭計,齊軍大舉攻楚之後,一頭扎進熊午良的包圍圈,山坡上閃出羋良的那面缺角王旗,然後箭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