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猜測。
他們逗留在這,將李昭的很多東西都參觀了,除了機密東西之外。
因此,也在這裡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和輿論。
他們猜測李昭應該是怕他們繼續議論,所以乾脆搞出一點動靜來,將他們的注意力從水利工程上移開。
蟲災旱災這種東西現在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即便是發生也到了幾個月之後了。
李昭說不定就是想借著這個藉口讓大家不再關注他如此耗錢的大工程。
眾人越想越是覺得有道理。
但也有人露出了沉吟之色道:“李昭的行事風格向來是詭異多變,雖然轉移咱們注意力的可能性極大,可是也不排除這個可能。”
“你什麼意思?覺得我們在瞎揣測?”
“諸位何不仔細想一想,你我之中可是有真正躬身農事之人?”
“額……”
“你我之中別說是躬身農事了,便是去看一眼的都很少吧?我們和幽王相比,是不是他的話更有說服力?”
“倒也是有幾分可能!那你的意思是,今年或許真的有蟲災或者旱災?”
“有沒有旱災我不知道,誰也不清楚未來會發生什麼,但蟲災到底有沒有是可以看到的,大家不妨多去田間走一走,有些事情咱們不能光靠瞎猜。”
能來這裡的自然都不是酒囊飯袋,懷疑歸懷疑,可也得講究證據。
萬一人家李昭真的是察覺到了什麼呢?
“既如此,那我等明日就去看看。”
有人很理智,萬一李昭說的是真的,自家也好效仿準備。
當然,更多的人是無所謂,因為他們家大業大,不差這點糧食。
相反,如果真的發生了蟲災,倒黴的也是老百姓,老百姓若是沒有糧食度日繳納賦稅,還得找他們借,按照就出十三歸的規矩,他們能賺到的更多。
不同位置的人思考事情的角度自然是不同的,因此,很多人其實都沒有選擇動,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考量。
能真正動起來的人少之又少。
沒有哪個家族子弟不喜歡睡懶覺,何況這才三月,雖然回春回暖,可依舊冷的很。
李昭這邊的事情也在飛速之間傳開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準則和標準,李昭也不會讓所有人都按照自己的計劃來,他只帶著應該帶的帶願意相信他的人。
大量的雞鴨鵝放養後,短時間內肯定是看不出效果的,但李昭仔細的觀察過,這些雞鴨鵝都很興奮,到處跑抓蟲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