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骨悚然的感覺只持續了片刻,就倏然消散。
趙都安扭頭望去時,見小樓二層窗子緊閉。
“去查黃冊吧。”旁邊,莫昭容同樣渾身不舒服。
“好。”趙都安點頭,不再多想,這一刻,他從未感覺到京城內是那樣安全。
……
儲存黃冊的庫房,不在“環洲島”。
按老庫管的說法,是因環洲島上會生火造飯,為免起火,庫房設立在其餘五座島嶼上。
俄頃,三人乘船抵達“櫻州島”。
甫一下船,就看到巨大的東西向的巨大的庫房。
外頭,是密密麻麻的,如晾衣繩的竹竿,其上懸掛著許多巨大的黃紙方冊,且有不少人進出,似在晾曬。
“這就是黃冊?”趙都安好奇。
老庫管笑呵呵點頭:
“伏天太陽好,正是晾曬大冊的時候,只可惜積壓的太多,饒是從早到晚,也難以盡數曬乾。”
趙都安說道:“比我想象中更大,紙張更好。”
莫愁嘆道:
“黃冊本就造價不低,更遑論其涉及稅收,幾百年來,大虞朝已衍生出一條依附於十年造冊的利益鏈……
恩,這個詞是你說過的,倒挺形象。
每年,島上要將冊子晾曬,防止被蟲蛀破壞,但有形的蟲子曬的掉,可那無數趴在黃冊上牟利的無形的蟲,卻日益肥碩。”
你還懂這些?我以為你只會跟我爭風吃醋……趙都安意外地看了她一眼。
才想起,身旁女子終歸是統御六尚的第一女官。
二人給老庫管領著,進入一間庫房。
入眼處,是數列綿長的木架,其上陳列無數黃冊。
趙都安恍惚間,彷彿來到了某個集散倉庫,木架高丈許,需以木梯攀爬,上方還有可活動的木板。
若屋頂漏雨,可傾斜著,將雨水倒入地上溝渠,避免打溼黃冊。
趙都安隨便捧起一冊,撣了撣灰塵,翻開看去。
發現是建成道次府下轄,某個縣城區域內,某村莊的一戶人家的歷代人丁增減數目。
這戶人家有幾個人,叫什麼,年齡幾何,嬰兒哪年出生,老人哪月去世,都一筆一劃,記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