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遣來的掾吏微愣。
沒想到,還有人敢站出來打他臉。
他受刺史韓馥和袁紹所託辦事,其他幕僚察言觀色多年,皆是人精。
知袁紹為聯軍盟主,既然放在明面上講,他肯定也贊同的。
眼下不好表態,想著回去再給自家主君書信詢問。
因此大家裝聾作啞,紛紛沉默不語。
沒想到論擁護朝廷,還是奮武將軍曹操給力,上來話就戳人肺管子。
堂上的掾吏冷臉回頭,看誰跳出來找不自在。
定睛看去,原乃頭戴武弁的曹操曹孟德啊!
他對閹宦之後,向來沒好感。
忍住偏見,笑道“在下魏郡陰安人,審配字正南,不知曹公有何見解,還請不吝賜教。”
曹操站出來,對眾人拱手道“諸位,關東刺史和郡守聚集於此,為的是匡扶天下,誅殺禍國亂賊。
今功業未建,卻妄言立君,與董賊有什麼區別?”
抬頭撇了眼袁紹。
袁紹張了張嘴,沒說什麼,目光轉向他處。
曹操繼續輸出,在汴水之戰,飲恨兵敗徐榮,導致鮑信負傷,衛茲身亡。
他就憋了一肚子火,從酸棗趕到河內,痛訴袁紹,罵的對方啞口無言。
等他罵完,袁紹才小心翼翼地安撫好,留他在河內郡奉為坐上賓。
鮑信則返回兗州,重新招募士卒。
審配心下一凜,害怕把事情辦砸了。
立即說道“我聽說昔日宦官張讓等人,禍亂朝綱,雒陽京都有童謠流傳,侯非侯,王非王,千騎萬騎走北邙,不知在座各位可曾聽聞?”
在座的許多人,是雒陽事變的親身經歷者。
對這句話自然也不陌生。
大家相視一眼,不由點頭。
的確聽說過,這鍋後面不安在董卓身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