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歷史軍事>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筆趣閣> 第二百十一章 劉備:必須要重賞到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十一章 劉備:必須要重賞到位 (1 / 2)

建安元年(196年)五月二十日,晨曦冉冉東起。

已移軍到沛國相縣的虎賁騎、銳衝營開始收拾東西雜物及洗曬的衣袍,準備拔營隨使君撤回青州。

將士人人喜眉笑眼,征戰許久終於可以回鄉了,都頗為激動。

自從隨使君討伐河雒以來,別的軍營都已經輪休過了,只有他們跟著使君馬不停蹄來了徐州鎮守,接著又到豫州沛國擊破黃巾,即便有封賞但也異常疲憊不堪。

要不是使君以身作則與將士同甘共苦,恐怕底下早就牢騷一片。

與此同時駐守在下邳的另一部虎賁騎也收到了歸鄉休整的訊息。

連任下邳相的太史慈心裡也有些羨慕,即將返回青州的軍士,蒙使君厚恩現今他已為兩千石,也想回東萊郡見見鄉人。

劉備彷彿知道太史慈在此時心中會有漣漪,故早寫來書通道:“子義稍安勿躁,大丈夫在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備得訊息有人言汝南袁公路暗藏傳國璽,懷不軌之心。”

“而下邳最臨近淮南,倘若袁術有變則可率軍急擊之,為漢家奪回玉璽,屆時子義為漢室立下功勳,再以二千石之尊,受冊為侯,將來過鄉里,薦祝祖考,如白日繡衣,縣鄉三老百姓者,豈有不榮羨之理。”

“丈夫鼓動拔起,其志致蓋遠,不拘一時之誇耀。”

太史慈看見書信,心裡登時一震,遂提筆複道:“古之聖賢建功立業,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進,終得樹功於百姓流傳詩歌也,慈雖不敢比大禹,卻仍心懷立汗馬之功,以報玄德公之殊遇。”

劉備安撫好了太史慈,又將陳珪任為兗州泰山太守,調任應劭為彭城相。

叫應仲瑗去征討流竄到泰山的賊寇,他領千餘輔卒差點讓賊寇埋伏給剿滅。

讓劉備望著加急送來的文牘險些眼前一黑,其餘各州各郡都是勝仗,打的豪強部曲望風而逃,唯獨泰山在那打敗仗。

於是趕緊調于禁任泰山都尉率部討賊,琅琊兵事交給孫伯符去妥善處理。

把管亥改任為沛國都尉,領選鋒營駐軍沛地負責蠶食汝南郡三十七縣,還給了他臨機輒斷,先行招降黃巾的權利。

徐州動亂哪怕劉備沒回去坐鎮,也被諸多良吏漸漸平息了下來,讓他極為讚賞。

開府庫發錢糧細絹獎賞眾多的有功之臣,州吏共計百三十三人有功,郡吏八百七十二人立功,縣吏鄉吏合計四千九百五十六人。

此外還有法吏、軍吏千一百七十三人,武官三百五十二人,士卒斬殺首級立功者,共計萬八千四百九十二人,期間有許多豪族部曲臨戰時左袒棄叛投劉,搶著帶領青州軍攻打豪強莊園。

導致軍吏在戰後核對斬首人數時,遠超過調動的兵卒人數,稽核了好幾遍,確定沒有殺良冒功,才將名冊層層上遞,驚動了各地帶兵平叛的主將與太守。

許多官吏詢問這些人是否按照正常計程車卒在戰場斬首錄功,這樣發放錢財無疑要比原來預計多出不少。

劉備思索片刻,回信讓他們按正常軍功記錄,漢家不虧有功之臣,功必賞,過必罰,況且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徐州平叛按戰場斬獲來計算。

又在青川調來曹署把繳獲良莠淆雜的銅錢熔化,按青州五銖錢大小分量重新鑄造銅錢。

用漕船或輜重車拿麻袋裝滿,一輛接一輛運到徐州各地分發給眾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