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從科西嘉到第四羅馬安德烈達武> 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別巴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別巴黎 (2 / 3)

最後,路易王儲拿過一把古樸而奢華的金鞘佩劍遞給了勞倫斯,表示這是太陽王路易十四在征討荷蘭低地時所親身佩戴的指揮劍,據說這是先國王最為喜愛的一把佩劍,劍刃上有路易十四特地命人刻下的

“太陽王劍”的銘文。王儲殿下將這把佩劍贈與勞倫斯,希望這把劍能夠將先國王路易十四的勇氣與武功帶給自己最親密的朋友,而勞倫斯也沒有推辭,神情凝重地接過了路易王儲的贈禮,直接將這把佩劍系在了自己的腰帶上。

這時,瑪麗王儲妃也上前兩步,將一封精美的燙金信封遞給了勞倫斯:“太遺憾您這樣的好人又要離開巴黎了,波拿巴先生,聽說您這次要前往那不勒斯王國作戰,我的姐姐現在是那不勒斯王后,我和她從小關係就很好,如果她知道您是我的朋友應該能給您多一些關照,所以這封介紹信可能能為您派上一些用場。”勞倫斯鄭重地接過信封,稍一思索也想起了那位那不勒斯王后的事情:“您的姐姐...是那位瑪麗亞·卡羅琳娜嗎,真是勞煩殿下您費心了。”卡羅琳娜與瑪麗王儲妃是一對親姐妹,都是瑪麗亞·特蕾莎的女兒、哈布斯堡家族的公主,兩人在維也納美泉宮之時就關係甚密,親密無間。

在三年前的1768年,十六歲的卡羅琳娜便離開了奧地利,嫁給了當今那不勒斯國王費迪南多四世,成為了那不勒斯的王后。

而奧地利素來就有透過聯姻外交來干涉各國宮廷的傳統,不論是對法蘭西還是對那不勒斯皆是如此。

相較於尚未掌控法蘭西宮廷的瑪麗王儲妃,已經身為那不勒斯王后的卡羅琳娜儘管此時只有十九歲,但她已然在那不勒斯王國內部具有了相當的影響力。

而且奧地利在與那不勒斯王國進行聯姻之時就有過約定,只要卡羅琳娜為費迪南多四世誕下了繼承人,那她就有資格進入國王的私人議會之中,這樣的條約也讓卡羅琳娜王后的政治地位更加顯著。

再加上那不勒斯國王費迪南多四世似乎也和路易十六一樣有些妻管嚴的特質,對這位來自哈布斯堡家族的公主沒有什麼抵抗能力,因此也國王願意將部分政務交由卡羅琳娜王后來處理。

由此一來,卡羅琳娜王后絕對可以算是如今那不勒斯王國內部一位影響力毫不遜色於國王的政治人物,她甚至可以左右一些大臣的任命人選,將自己的心腹和寵臣扶持到高層之中。

歷史上的卡羅琳娜王后作為那不勒斯王國後期的實際統治者,她是開明專制的忠實擁簇,並推行了大量進步改革的政策,將那不勒斯打造成了全義大利的文化與藝術中心。

只不過,在法國大革命爆發、路易十六與她的親妹妹瑪麗王后被處死之後,卡羅琳娜王后也徹底轉變成了極端保守派,堅定地站在了反法同盟之中。

勞倫斯若有所思地將瑪麗王儲妃的介紹信收了起來,並再一次感謝了瑪麗王儲妃,如果到時真的需要和那位卡羅琳娜王后進行來往,這封介紹信應該還是可以派上一些用場。

最後,查理公爵也上前與勞倫斯進行了告別,他的表情也是同樣的五味雜陳,摻雜著明顯的失落,巴黎與凡爾賽裡能夠得到他欣賞與認可的青年才俊可沒有多少,更何況勞倫斯還和他一樣是一名盧梭的擁簇者。

而且儘管他也是樞密騎士團的一員,但身為奧爾良家族的繼承人,別說是勞倫斯不同意,就連查理公爵自己也知道他不可能和眾人一起前往危機四伏的義大利戰場。

不過,勞倫斯也確實是有意要將查理公爵留在巴黎,這位公爵也只有留在法蘭西島才能最大化發揮其價值。

如今的兩人之間也稱得上是至交好友,雙方在政見之上也存在許多不謀而合之處,因此查理公爵也給予了勞倫斯相當的信任。

有著這一層關係,只要有查理公爵坐鎮在法蘭西島,勞倫斯就有把握能夠在戰爭期間的各項政治事務上爭取到攝政公奧爾良公爵的支援。

而這對勞倫斯來說無疑是相當重要,畢竟戰爭本就是政治的延續。那不勒斯內戰不止是義大利戰場上的刀光劍影,更是法蘭西島內的陰騭詭譎,勞倫斯自然也不會將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義大利之上。

最終,在與幾位前來送行的顯貴們簡要聊了幾句之後,勞倫斯便坐進了使館馬車,在圍觀人群的注視下順著和煦的夏風,迅速朝南駛去。

......十餘天后,6月24日科西嘉首府,阿雅克肖來自法國的信使和商人們在昨天便將巴黎的近日動向帶到了阿雅克肖,科西嘉人也很快得知,他們已經被捲入到了一場義大利戰爭之中。

雖說科西嘉與此次戰爭的核心戰場西西里島相距甚遠,但由於科西嘉與毗鄰的撒丁王國進入了戰爭狀態,因此阿雅克肖市民也都做好了戰火燒到本土的心理準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